退休生活展開後,不少長輩開始過上晨間健行、社區運動的規律生活。常見畫面是早上五六點就和老朋友約在公園快走、爬小山,回家後習慣來碗稀飯配醬瓜、燒餅配油條。
但你有沒有發現?活動才開始沒多久,就容易覺得累、腿軟、氣不足。很多人以為是年紀到了,其實往往是日常「早餐吃得不對」。
錯誤的早餐習慣,讓活力打了折扣

許多長輩一輩子信奉「粗茶淡飯是養生」,早餐清粥小菜、不敢吃太多肉類、奶類,甚至連水煮蛋都不敢多吃,深怕膽固醇或慢性病找上門。久而久之,一整天吃進的都是白飯、麵包等精緻澱粉,再加醃漬加工品,真正能補足體力的「蛋白質」反而吃不夠。
這樣的飲食其實對健康是「反效果」。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,每5位銀髮族中,就有1人蛋白質攝取不足,這可是肌肉流失、體力下降的警訊。
熟齡吃的蛋白質,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!

年紀越長,蛋白質的重要性反而越高。
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?
一般成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.1g,65歲以上則建議提高至1.2 g以上。
以60公斤的長輩來說,一天至少要吃到 72克蛋白質 ,才能維持肌肉與免疫力的基本運作。
平均分配到三餐,每餐要約 24克蛋白質。如果一顆蛋只有7克蛋白質,那常見的「水煮蛋+稀飯配醬瓜」早餐,蛋白質加總大約只有 9克左右,不但不到每餐需求的三分之一,更別說整天的1/10。
這樣的早餐,根本無法支持一天活力。難怪走沒幾步就覺得累、喘得快。
營養師早餐黃金組合:好的蛋白質 + 好的碳水

想要吃得營養又安心,不需要搞得太複雜。營養師建議最理想的搭配就是:「一杯優質蛋白飲,搭配一份原型澱粉(像是地瓜、全麥麵包)與少量蔬果」。
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幫助肌肉修復、穩定血糖,還能真正提升飽足感、延長活動耐力。尤其對於早起就要出門運動的長輩來說,「先喝再吃」會更有利於吸收。
💭不愛吃肉、牙口不好怎麼辦?
如果你或家中長輩早餐沒什麼胃口,或是咀嚼能力有限,像豆漿、奶類、優質營養飲就是很好的補充方式。
像是日幸「一日營養飲」,就是專為銀髮族設計的營養好夥伴。選用熟悉的湯底風味(像是蒜頭雞湯、四神湯),搭配均衡配方設計,補足長輩一餐所需蛋白質與能量。冷熱皆宜,早上一杯就能先暖胃又補力,是不少客戶口碑推薦的「早餐神隊友」。
💭不愛吃肉、牙口不好怎麼辦?
別再誤以為「清淡少吃就是健康」。退休後的每一天,其實才剛開始!
用營養紮實的早餐,替自己的生活打底,是給身體最好的投資。
不論是外出健行還是在家照顧孫子,記得從一杯優質蛋白開始每一天,為活力加分,讓退休生活更自在!